还没等他想明白,就被庄清梵招呼去干活了。 花费了两天的闲暇时间,两位男同志终于把竹管做好了。从水井边起,穿过围墙,直到开荒地地头的大水缸上方。 姜棉试了一下,效果挺合心意的。 有了水,牧草不用花一天的闲暇时间就种完了。 等鸭圈做好,姜棉把它放进后院的中间,然后把鸡全部赶到带着鸡窝那一边去,在另一边也撒上了草籽。 等这边的草长成,再把鸭圈撤掉。 撒完草籽,姜棉就不再管了。最后能长多少算多少。 她开始cao心稻田里的鱼是不是太少了点。 之前插秧的时候,生产队里的活还挺多,他们也就没时间去河里捞鱼苗。 只是让振兴两兄弟出去跟小孩子们散布消息,在小河里捞到的小鱼,都可以拿来跟姜棉换糖吃。 同时也声明,只有在小河里面捞的才能换。 小河水位只到成人的小腿肚,大人们并不阻止小孩子下河。 小河里捞起的鱼跟大河里的完全不一样。 从小河里的得来鱼都不大。大的已经让小孩子拿回家煮熟吃了。 收上来的大多是两指大小的,多数是草鱼和鲫鱼,其他鱼种也有一些,凡是在小河里面能活的,姜棉都收。 就算这样,收来的估计也就两三百条。 姜棉站在田头看了半天,最后决定就这样,不扩充了。 不过等到秋收的时候,他们可以先收稻,鱼就先留在田里养着。 到时候想吃几条抓几条。 不过这几天她打算再去大河里抓一次鱼。 上次抓的鱼,她一条都没吃到。 这一次,她准备让大家都吃个够。 谢东和跟楚婴那两个属猫的,已经跟她提过两次了。 这一次他们高高兴兴地去,也高高兴兴地回来,中间没有出现任何意外,顺利地抓到了两桶鱼。 这次的机会是李国强答应补给他们的,不用再交钱,鱼也没有数量上的限制。 不过他们也没有过分利用这次特殊的机会,只抓了十几条就罢手。 倒是鱼的个头都挺大的,十几条两个桶都装满了。 给相熟的人一共送出去了几条,剩下的就留给他们自己消化了。 姜棉挑了两条出来,当天下午就做了一桌鱼宴。 大家都吃得很满足。 楚婴喝完最后一口鱼汤,满足地叹口气,“真好喝。自己抓的鱼,就是好吃。” 谢东和悄悄摸了摸肚子,说道:“最主要是能管够,吃得过瘾。等这些吃完了,我们还去抓好不好?” 姜棉摇了摇头。 还去抓?现在缸里还有好多条没吃呢。 就算他们两个属猫的不怕吃伤,她可不想有一天提起鱼来都反胃。 不过这都是以后的事情。 眼下最主要的是收拾这一桌子狼藉的杯盘。 庄清梵刚才帮忙杀鱼烧火,饭后的残局就归谢东和跟楚婴这两位“吃鱼大户”。 庄清梵看了一眼一边哼曲一边洗碗的谢东和,转过头对姜棉低声说了一声谢谢。 姜棉疑惑的看着他,不明白他这感谢从何而来。 鱼是大家一起抓的,做饭是他们早就谈好的合伙条件。 庄清梵笑了笑了,低声说道:“东和从小就喜欢吃鱼,不过他的家人亲戚都不太会做,就算做出来,他也吃不了两筷子。外面买的他总是吃不过瘾。今天我是第一次看见他因为吃了鱼这么高兴。” 谢东和平常最不喜欢干的活就是洗碗,而今天不但洗了,还洗得这么高兴。 姜棉听了也笑了,“这是我的荣幸。” 为什么要合伙,不就是想让大家都能愉快地吃饱吃好吗? 而她现在做到了。 在大家离开前,姜棉一人给了一个大山楂丸,“这是山楂丸,助消化的,要是肚子太胀了,就吃了吧。” 这还包售后,她觉得自己的服务实在是太到位了。 ◎最新评论: 加油加油 看着挺暖心的 优质服务 撒花 -完- 第37章 黑市相遇 [ 对于淡水鱼,姜棉的兴趣不大。 被她盯得最紧的,是鸡。 ] 对于淡水鱼,姜棉的兴趣不大。 被她盯得最紧的,是鸡。 从买入那八只小母鸡开始,也就一个多月的时间,目前后院的小母鸡的数量已经增加到了40多个。 另外还有十来只刚骟过的小公鸡。 哦,应该叫骟鸡。 上辈子作为一个地道的粤省人,姜棉深切地体会到什么叫做无鸡不成宴。 现在说到吃鸡,她也可以一口气不喘地说出十几种做法来。 虽然她在空间里囤了不少用鸡做好的菜式,除了以前单独吃饭的时候吃过一两次,后面跟人合伙吃饭了,她就没再动过。 虽然那些东西都是她个人的私有物,但避开小伙伴们,自己私底下独享美食,这样的单独又让她觉得所有的美食都索然无味。 既然想光明正大地享受到那些美食,那就拉着大家一起努力吧。 蛋和rou自由,肯定会在不久后实现的。 小母鸡都是姜棉从铃木生产队或是各个公社的集市里换回来的。 以前没有养鸡这个想法的时候,都没发现原来可以找到这么多鸡。 大大小小公的母的加起来将近有六十只了。 到了这个规模,姜棉暂时停手,没有再增加鸡的数量。 他们种下的那些草籽,有些品种已经可以收割了。 鸡吃的大部分饲料都是这些草,只有傍晚的时候,会喂一些像红薯拌米糠之类的粗粮。 空间里的鸡饲料姜棉没有去动,不过有些需要用到的药,她还是会拿出来用的。 这个时候大规模地养殖家禽,最怕生病,搞不好就团灭。 姜棉很谨慎地控制着养殖密度。 虽然按照后院的面积来算,再增加一些数量还是可以的,但第一次在这样的地方这种情况下养,姜棉选择谨慎对待。 可能是因为有小伙伴们的陪伴,下乡的日子虽然忙碌,偶尔也会感到疲惫劳累,但她并不觉得苦。 她想做的事情也已顺利地按照她的意愿发展下来。 算算日子,她下乡也有大半年了。 远离了原身处下来的好朋友,她自己倒是交到了好几个不错的新朋友。 想到周悦安,姜棉的心里多少是有些愧疚的。 姜棉决定以后多给她写信。 就在姜棉写好的信准备寄走的时候。 周悦安寄出的包裹在一天中午来到了。 包裹里除了姜棉当初拿给她的,还多了两包奶粉和一包牛rou干。 周悦安的信里没有说这两包这些东西的来历。 但姜棉知道,这些都来之不易。 退是不可能退得回的。 姜棉准备找机会把周悦安的病历要过来。 来自原身的记忆里,她只知道周悦安是自出生身体就比较弱,心脏有点问题,具体情况不是很了解。 她空间里的药不少,不管是中药,中成药,还是西药,各种补益身体的,调理身体的,都囤了不少。 当初为了弄这些药,她可是花费了不少功夫和人情。 她想找到医生看看,她囤的东西里,有没有可以帮到周悦安的。 姜棉在房子里找了一圈,都没找到能够当回礼的东西,只好作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