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就算骆永长把《黑洞》一改再改,他也安不了心。因为他自己最清楚,那根本不是属于他的东西。”
《黑洞》被外界认为是骆永长的成名作,同时《黑洞》也是骆永长如今地位的基石。怀揣着《黑洞》原作者是闻月的这个秘密,心里有鬼的骆永长轻易不把《黑洞》拿出来展览。
许多创作者都格外珍惜自己的成名作,害怕自己的成名作遭到有心人的破坏。对于骆永长鲜少让《黑洞》被人观赏实物这件事,大多数人都表示可以理解。唯有不待见骆永长的创作者才会在背后冷嘲一句:“敝扫自珍。”
题材千千万,技法数百种。闻月为什么偏偏画了题材、构思以及用到的技法都与《黑洞》有多处重叠的《白洞》?
因为她那时就决定不会再放骆永长逍遥法外,她要逼骆永长拿出《黑洞》。
“骆永长是个经不起激的人。因为经不起激,所以我画了《白洞》,他一定会拿出《黑洞》,并用《黑洞》来诱导舆论,把我变成抄袭者、小偷。”
“这样一来,以后无论骆永长怎么打压我,他都会是‘正义的’。……他这么做是想告诉我,就算我是孙猴子,也翻不出他这个如来佛祖的手掌心,我怎么反抗他都是徒劳的。”
闻月的话让李敏栋和骆家诚的头皮一阵发麻。
李敏栋是想象了一下闻月所说的那种情况,而骆家诚是因为知道这种事情他爸确实做得出来。
学生学老师很常见,老师抄学生的事却鲜少发生。闻月师承骆永长是事实,在她和骆永长相互指证对方偷窃自己创意、抄袭自己想法的情况下,公众必然会下意识地偏向相信骆永长这个老师的话。
加之闻月在参加威尼斯双年展前从未向外界展示过《白洞》,也从未对媒体透露过《白洞》的创作构想。从理论上来说,和闻月从去年开始就再没有任何来往的骆永长不该知道《白洞》是一幅什么样的画。
在《白洞》被展出后,骆永长立刻宣布《白洞》是抄袭作,并很快展出在第四次修改中的《黑洞》以证明这一点。这等于是骆永长在自证说自己不是看到《白洞》后才照着《白洞》对《黑洞》进行修改的。
那么元素重叠过高的这两幅画,是谁抄谁好像已经有结论了。
然而这是个伪命题。
闻月的《白洞》在威尼斯展出之前,先经过了鹤寿轩的内部品评与外部鉴赏。
别说鹤寿轩不是铁板一块,鹤寿轩里有的是工作人员愿意给骆永长充当耳目,参与鹤寿轩外部品评的人也很难说绝对和骆永长没有私交。
闻月是明知《白洞》在鹤寿轩露脸就等于在骆永长的面前露脸,这才故意设了这个局,引着骆永长来攻击她。